Search

【日本丸森賑災日記-006】災區中的地方創生
有些人努力賺錢是為了滿足自己;有些人努力賺錢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日本丸森賑災日記-006】災區中的地方創生
有些人努力賺錢是為了滿足自己;有些人努力賺錢是為了照顧更多的人!

圖文完整版:https://www.x10isme.com/post/travel20191206
----
這兩次的賑災,我們並非一開始就進入當地的志工系統,一方面是災難發生時,當地並沒有想到會有外國志工團隊前來協助,所以沒有能翻譯的窗口或加入的管道,我們是透過朋友的介紹,聯繫上當地的一個企業— GM7,社長 Ryota Saito 先生從住宿、災民聯繫、行程安排、翻譯等等事宜,多虧有他的協助,才能讓我們很順利的進行幫忙,以及認識各種面向的丸森。

一開始,我不太清楚這個公司到底是在做什麼的,只知道陪著我們在災區服務的員工 Jun Ito 先生在風災發生以來的兩個月,他們每天都在災區協助重建,但從公司的角度來說,支付員工薪水去執行志工的工作,其實是虧損的,為什麼他們會願意投入這樣的心力,讓我感到非常的好奇。

這天工作結束後,他們邀請了我們參與公司的新酒發表會。清酒在日本不稀奇,這支酒卻是用葡萄酒的釀造方法來釀,為了讓品質更好,每粒米磨掉50%來釀酒,耗時28天來釀造,喝起來非常順口,當天以丸森的農產做了精緻的料理來搭配。

他們說,最初來到丸森時,發現這裡的農產品有很好的品質,但是卻沒有好的包裝,以至於只能用很低的價格售出,覺得十分可惜,於是決定用當地的農產品硏發不同的產品,讓其價格能與它的價值相符。

因為相信用最好的米做的最好的酒,一定是最好喝的,他們甚至耗時兩年來改良米,還特地找了宮城縣的酒藏來釀造,在今年終於準備好要推出時,卻遭遇風災,一萬噸的米因颱風報銷,也有許多的完成的酒被泡在泥濘之中,因此,他們也推延了新酒發表的時間,直至現在,於是將之取名叫Luce,意思是「復興的『光』」,藏著對當地的祝福。

除此之外,他們還開發包括稻米、蜂蜜、啤酒,也經營使用在地食材的義式冰淇淋店、「米珍珠奶茶」店。根據不同時節推出特殊的口味,在居民僅有14,000人的丸森町,在假日卻能創造當日賣出500杯的排隊盛況!

原來GM7在做的就是現在台灣很夯的「地方創生」,在2011年311大地震之後,東北受到很嚴重的災害,在那之後有許多東北出身的人一直不斷思考「如何幫助東北復興?」,社長齊藤先生就是其中之一,他們開發新產品、透過觀光行銷來增加當地就業機會,幫助地方活化。

此次東北再次發生嚴重的災害,他們很多合作的農園都受到很大的影響,所以可以說從社長到所有的同事,大家都是想都沒想地覺得「這本來就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吧!」,投入災區去幫忙。

雖然此次GM7也受到很大的虧損,但他們反而希望以這次為契機,透過募資來做「魚菜共生」(アクアポニックス),將養殖漁業與農業結合在一起,一種循環型有機農業型態。透過導入這樣的技術,可以直接提供丸森周邊的觀光農園或餐廳新鮮的有機蔬菜,希望除農業、食育之外,能在吸引更多年輕人來到丸森。

雖然是因為災難,才認識丸森、認識這間公司,但不得不感到慶幸,能因此建立起雙方的情誼,總是了解GM7公司在做的事情後,越感到佩服,不管他們的職責是什麼,每個員工總是能帶著自信介紹著自己公司的理念,而眼神閃閃發光。

---

於是後來我們也詢問了幾個台灣人後續可以怎麼幫助丸森的方法:
(一)協助這次的募資,主要會運用在當地的魚菜共生技術,詳細內容可見網頁:
https://readyfor.jp/projects/marumoriGM7?fbclid=IwAR1Mp3hOUwltWON6FpzTkQQK5fsAFaYiTOoHoP6CyZ41Pl-L_lISPteLzRg

▶︎challenge1  500万円 達成時
魚菜共生實驗
・農場設施成本       300万円
・農場設施備品     140万円
・READYFOR(募資平台)手續費           60万円

▶︎challenge2  1200万円 達成時
正式引入魚菜共生(1基)

▶︎challenge3  1900万円 達成時
正式引入魚菜共生(2基)

*註:目前的募資平台,接受海外的信用卡付款,所以台灣人也可以透過這個網頁捐款!但是捐款有不同金額和回饋,如同這個網頁右邊顯示的,回饋商品除了當地人手寫的感謝信或卡片之外,如果牽涉到商品需要運送的部分(如米和啤酒)目前僅接受日本國內的捐款。

(二)持續交流,換位生活,尋求更大的解決方案:
在幾次對談下,發現我們都在面臨類似的問題:氣候變遷,導致更多的暴雨、洪水、乾旱、熱浪和其他的極端氣候;高齡化社會,導致老年人的退休年齡不停延後,年輕人的負擔增加⋯⋯誰都不知道下一個受災的會是誰,與其獨善其身,不如互助共榮。

我們想藉此次機會,延續累積的能量做更多的台日交流,不論是透過我們帶更多人去認識東北,或是他們帶來更多的日本友人深入台灣地方,交流彼此的經驗,未來如果雙方有彼此需要支援的地方,讓人力或物資都能有能互相流通的管道。

相信比起一次性的幫助,對彼此的收穫和助益都會更大!

【什麼是「換位生活」】

我們常常在談人要「換位思考」,但其實忽略了很多時候我們做不到,是因為彼此沒有相關的生活經驗,因此思考邏輯完全不同。

於是我們希望創造一種新的交流方式,不單是志工幫助、也不是觀光客,而是互相學習、交換彼此的生活、交流文化的一種新的可能性。

透過「換位生活」,能刺激彼此易地而處,增進對他人的關懷與同理心,也重新檢視自己原有的模樣,讓我們變成更好的人。

接下來我們將會在台日不同的地方打造 #換位生活 基地,歡迎大家屆時一起來玩喔!
---
從災難連結的力量—日本丸森賑災分享會
(台北Aom音樂小禮堂)2020/01/09 19:00-21:00
(澎湖風櫃國小)2020/01/12 15:50-14:50
(嘉義荒野)2020/03/20 19:30-21:30

*特別感謝 Delia Lee 、 Nana Taotao ,張老師協助翻譯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旅行,是為了付諸行動。   在這個全球化腳步日益加速,廉價航空等各種交通手段發達興盛的時代,國與國之間儼然已是「眼皮開闔間即可抵達的距離」,許多人還來不及認識我們生長的這塊土地,就急著踏出去,急著去發掘島嶼外的感動。   和其他人一樣,我們都有一個環遊世界的夢,出發前的第一步,就是要先瞭解我們腳下的土地,如同我們躍起前,必先把腳掌穩穩地踏在地面上一樣。於是我們從短短兩句話「把台灣帶出去,把世界帶進來」出發,展開了一段「台灣冷門景點熱血復甦計畫」的旅程,藉由在音樂、影像、文字、活動、設計等專長,秉持「促進人與人之間的聯結」、「傳遞美好事物」、「自身專業反饋土地」,點滴記錄下台灣這塊土地、發行島嶼美好產品、帶著大家實際參與各式生活的「島嶼拼圖」、「歐北來極限定」活動,讓每個人都能拼湊屬於自己的島嶼樣貌,然後反思,進而產生行動,成為一個個「製造」台灣美好的種子。   台灣的美,不會只有一種形式,只是,美好的事物通常不喜歡引人注意,只讓發現的人看見。   走進「裏」台灣,我們謙卑地傾聽這塊土地的聲音。   台灣的每一寸土地,都有要教給你的事。   每個人,都可以是台灣之所以美好的理由,只要你開始行動。   而做好一件自己最擅長的事,就足以讓世界看見台灣。 2012/ 團隊成立,用自己的雙腳認識這塊土地(http://youtu.be/xAJBxCD91C8) 2013/旅行產品、島嶼拼圖-馬遠部落、工作室換宿、歐北來駐村啟動 2014/將走過的路集結成冊,出版《人生至少歐北來一次:這個島嶼教我的事》 2015/島嶼拼圖-港口部落、島嶼拼圖-蘭嶼、歐北來樹屋 2016/農地農用部落生活展、歐北來移動部落、歐北來極限定(山) 2017/五週年(https://youtu.be/wAPJSTjv_eE)、歐北來極限定(海) ● 歐北來官方網站 www.obltaiwan.com
✦旅行✦設計✦故事✦講座✦活動✦各式合作✦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
View all posts